奧地利:對 2021 年國際仲裁調查的反思:使仲裁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刊物: May 24, 2021
作者

簡介
國際仲裁的靈活、動態和不斷發展的性質在過去的一年中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儘管面臨大流行病所帶來的挑戰,仲裁界仍採取了新穎的解決方案,及時有效地應對這些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情況。
倫敦瑪麗 皇后大學國際仲裁學院最近與 White & Case 合夥發佈了 2021 年調查報告。[1] 該調查報告是第 12 版以國際仲裁為重點的實證調查,分兩個階段進行。第 1 階段透過線上表格進行,共有 1200 多位參與者填寫。第 2 階段是訪談的結果,訪問了超過 198 位來自 39 個國家和 53 個城市的參與者。本文概述並評估了報告的重要方面。
改變之風:新的首選仲裁地點
根據該報告的發現,最引人注目的發展之一是熱門仲裁地排名的變化。倫敦和新加坡共同蟬聯最受歡迎仲裁地的榜首,而香港則位列第二。
報告指出,新加坡和香港在百分比上的顯著提升影響了倫敦、巴黎和日內瓦的受歡迎程度。事實上,在調查歷史上,巴黎首次被兩個非歐洲仲裁地超越。雖然日內瓦的排名維持在第四位,但選擇日內瓦為首選仲裁地的調查受訪者比例明顯下降,導致日內瓦從 2018 年的 26% 降至 2021 年的 13%。[2]斯德哥爾摩雖在調查的 2018 年版中維持在第七位,但卻升至第九位。北京和上海是新上榜的城市,分別排名第七和第八位。另一個新上榜的仲裁地是迪拜,排名第十。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熱門仲裁地如維也納、蘇黎世、華盛頓、邁阿密等,分別有4%至2%的調查對象選為進行仲裁的首選地。
首選機構的類似趨勢
報告強調,受訪者偏好的仲裁機構也有類似的趨勢。雖然國際商 會排名最高,但其次是位居第二的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和位居第三的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與 2018 年不同的是,倫敦國際仲裁院現在排在第四位,領先新加入榜單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然而,就地區而言,最受歐洲當事人歡迎的仲裁機構仍然是 ICC、LCIA 和 SIAC。
仲裁中的性別多樣性
大多數的調查回應者都同意,在國際仲裁的性別多樣性方面已經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儘管在性別包容性方面做出了持續的努力並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多樣性是一個多方面、交叉性的問題,而且在解決女性擔任仲裁員或在仲裁庭中代表性不足的問題上,仍有持續改進的必要。除了性別之外,調查也提出了有關道德障礙的疑慮。為此,該報告認為指定機構和仲裁機構在採用明確的政策和框架來推薦和指定有前途、有技術和有能力的仲裁員候選人,以擴大仲裁員人才庫和解決仲裁員文化多樣性缺失的問題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仲裁使用者不斷演變的優先考量
該調查報告反映了不斷發展的國際仲裁世界。虛擬審理、對技術的更多依賴以及對網路安全的日益關注等問題首次被列為用戶最關切的利益和關注事項。
一旦大流行病消退,受訪者表示傾向於混合式聽證,即幾乎所有類型的互動(包括會議)都採用親臨與虛擬混合的形式。儘管虛擬形式被廣泛視為程序性聽證的熱門替代方式,受訪者仍認為親自出席的程序才是常規,尤其是在實質性聽證方面。
結論
這項調查有兩項重要功能。在反映國際仲裁現況的同時,也讓政策制定者重新評估立法策略。調查反映了解決跨境爭議的首選地點、方法和程序的轉變。這反过来又展示了當事人、仲裁庭和仲裁員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和環境下所面對的不斷變化的需求。
事實上,這項調查是一項全面的資料收集,不僅提供了對當前的洞察,也讓使用者可以預見未來的需求。
資源
- 2021 年國際仲裁調查:讓仲裁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http://www.arbitration.qmul.ac.uk/research/2021-international-arbitration-survey/
- 2 2018 年國際仲裁調查:國際仲裁的演變http://www.arbitration.qmul.ac.uk/research/2018/
本文內容旨在提供相關主題的一般指南。有關您的具體情況,應尋求專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