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烏克蘭與投資仲裁 - 不可抗力原則
刊物: April 14, 2022
簡介
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條款(ARS)第五章編纂了解除國家措施不法性的情況,否則該措施將不符合其國際義務[1]。[2]國家對於與衝突有關的投資索賠,最有可能使用的抗辯理由包括必要性、不可抗力及反措施。[3]本文著重在俄羅斯最近入侵烏克蘭的背景下,討論不可抗力。第一部分簡要介紹不可抗力的定義及其在國際法中的地位。第二部分旨在回答戰爭是否屬於不可抗力事件,因此,烏克蘭未能履行其條約義務的不法性是否可由不可抗力抗辯排除。
什麼是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的概念自羅馬法起即已存在,並已編入 ARS 中。根據 ARS 第 23 條,國家必須符合三個主要條件,才能成功援引此抗辯。首先,不可抗力行為必須是由不可抗拒的力量或不可預見的事件所導致。第二,該行為必須超出國家的控制範圍。第三,不可預見或不可抗拒的事件必須使國家實質上不可能履行其義務。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不可抗力事件嗎?
在國際法中,不可抗力事件可以是自然災害 (例如地震) 或人為情況,例如戰爭、革命或暴民暴力。[6]此外,自戰爭開始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一直參與談判。烏克蘭要求停火及俄羅斯撤軍,俄羅斯則堅持烏克蘭中立、不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非軍事化及非納粹化、承認克里米亞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以及頓涅茨克(Donetsk) 及盧甘斯克 (Luhansk) 的獨立。根據國際法委員會 (ILC) 的規定,要將不可抗力行為視為不可抗拒,必須有一個國家無法避免或以自己的方式反對的限制因素。[9] 儘管烏克蘭軍隊自戰爭開始以來英勇防禦,但俄羅斯是一個主要的核大國。烏克蘭的戰爭不是政府可以用自己的行動避免的內戰,而是其他國家對一個國家的入侵。普京做出的入侵決定絕對不是烏克蘭政府所能控制的,俄羅斯的要求也違反了國際法。因此,可以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是不可抗拒的行為。
過去幾個月來,軍事情報單位報導在烏克蘭邊境有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士兵。[11]對於烏克蘭人而言,自從併吞克里米亞之後,過去八年來一直生活在邊境有俄羅斯士兵的情況下,戰爭的開始仍是出乎他們意料之外。有人可能會說,由於過去 8 年來兩國關係日益緊張,俄羅斯的入侵並非不可預見的行為。然而,只要事件是不可預見或可預見但不可抗拒就足夠了。[12]因此,不可抗力抗辯的三項條件似乎有兩項都符合。
13]根據 Rainbow Warrior Affair 案的仲裁庭,實質不可能等同於「絕對不可能」。[14]另一方面,這個觀點並未獲得一些學者的支持[15],並在加布奇科沃-納吉馬洛斯一案中被國際法院駁回。 法院堅持不可抗力下的實質不可能性與《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 61 條規定的「不可能履行」規則下的「絕對不可能」這個更嚴格的標準之間的區別。[16]依據特別報告員 Ago 的評論,實質不可能被描述為相對不可能,如果履行將導致無法合理要求的犧牲,則符合其門檻。[17]這種對實質不可能的理解,對於烏克蘭在戰爭期間及戰後因預算及資源限制而在財務上無法向投資人支付某些款項的情況,將非常重要。
可以假設烏克蘭能夠成功援引不可抗力的抗辯。但是,要確定衝突是否屬於不可抗力事件的範圍,仲裁庭必須考慮適用法律文書的條款。如果合同或投資條約中有條款列出「武裝衝突」、「戰爭」或「不在當事人合理控制範圍內的情況」為不可抗力事件,那麼國家行為的不法性將被排除。許多不可抗力條款很可能符合此條件。
結論
當戰爭結束後,烏克蘭肯定會面臨重建基礎設施、經濟和穩定的挑戰。另一方面,國家很可能無法履行某些合約及條約義務,而在戰爭中蒙受損失的外國投資者可能會向烏克蘭提出索賠。據推測,烏克蘭將可以使用不可抗力作為辯護。但是,仲裁庭必須首先審查哪些事件在適用條款中被列為不可抗力。在國際投資法中,將「戰爭」列為不可抗力事件之一的條款很常見。
資源
- 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第五章
- 国际法委员会,《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及评注》,联合国大会,第 56 届会议,补编第 10 号,第 4 章,(2001 年)UN Doc A/ 56/ 10 (ARS)。
- Zrilic J, The Prote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Times of Armed Conflict (Oxfor University Press 2019) 149
- 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第 23 条
- Zrilic J, The Prote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Times of Armed Conflict (Oxfor University Press 2019) 153
- Neuman S, "In Ukraine, the Road to War Was Paved by the Failure of Diplomacy" (NPRFebruary 24, 2022)https://www.npr.org/2022/02/24/1073015013/ukraine-russia-invasion-war-diplomacyaccessed March 25, 2022
- Kirby J, "What Diplomatic Solution Might End the War in Ukraine?" (VoxApril 1, 2022)(VoxApril 1, 2022)https://www.vox.com/2022/4/1/23002085/peace-talks-ukraine-russia-war-turkey-neutrality於 2022 年 4 月 5 日存取
- Al Jazeera, "Talk of 'Compromise' as Russia-Ukraine Peace Talks Set to Resume" (Russia-Ukraine war News | Al JazeeraMarch 16, 2022)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2/3/16/russia-says-parts-of-a-ukraine-compromise-deal-are-closeaccessed April 5, 2022
- ILC Commentary to ARS, Article 23, para.
- "排名:全球 20 強軍隊」(Business InsiderJuly 13, 2021)https://www.businessinsider.in/defense/ranked-the-worlds-20-strongest-militaries/slidelist/51930339.cms於 2022 年 3 月 25 日存取。
- Taylor C,「北約稱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增兵,呼籲談判」 (CNBCFebruary 17, 2022)https://www.cnbc.com/2022/02/16/nato-says-russia-is-increasing-troop-count-at-ukrainian-border.html,2022 年 3 月 25 日登入
- 秘书处的研究,「不可抗力 」和 「偶然事件 」作为解除不法性的情况:国际法委员会年鉴》,1978 年,第二卷,UN Doc A/CN.4/315 (Part 1) 61,第 70 页(秘书处研究报告)。
- Zrilic J, The Prote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Times of Armed Conflict (Oxfor University Press 2019) 154
- Rainbow Warrior Affair (New Zealand v France) (1990) 20 RIAA 217, 253。法庭認為,「[第 31 條草案]的適用性測試是絕對和實質的不可能」,因此駁回法國的抗辯,強調「使履約更困難或更繁重的情況並不構成不可抗力」。
- J Crawford, 'Second Report on State Responsibility' 1999, UN Doc A/ CN.4/ 498, paras 257- 59
- Gabčíkovo (n 109) 第 102 段。
- R Ago, 'Eighth Report on State Responsibility' in ILC, Year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1979, Vol II, UN Doc A/ CN.4/ SER.A/ 1979.1 (Part 1) 48- 49, paras 103, 106.